她们,选择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

发布者:周游发布时间:2022-08-27浏览次数:55

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曾讲道,“时代总是把历史责任赋予青年,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,重任在肩,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,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。”商学院2022届毕业生中就有这样三位青年,她们远赴边疆,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,将在基层工作中贡献力量!


梁凤,营销1812班毕业生,在校期间多次获得校博学奖学金,获评“三好学生”荣誉称号,上海电机学院“优秀毕业生”。

毕业去向:新疆喀什地区基层单位

辅导员:符俊波老师

临近毕业,梁凤和很多同学一样,面临就业和择业的问题。她积极参加各类招聘会,参与企业面试,希望能有更多的工作选择。得知该项国家基层就业项目后,她全面了解了新疆的发展现状,决心抓住这次磨练自己的机会,为祖国边疆的发展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。

梁凤幼时在爷爷奶奶身边生活,经常同爷爷奶奶一起劳作,长期受到他们朴素的作风、勤劳的习惯和善良的品质影响,逐渐形成了不怕苦、不畏难的性格,也更深刻地体会过“艰辛”二字。她时刻严格要求自己,大三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。疫情期间,她第一时间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,协助老师负责起整栋楼近200位同学的日常防疫工作,为身边的同学排忧解难,用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。

回首四年大学生活,梁凤感到十分满足,“我结识了博学广识的‘经师’,涵养德行的‘人师’,还有许许多多出色的同学。这是一段美好的时光!”


余辉辉,物流1813班毕业生,在校期间多次获得校博学奖学金、国家励志奖学金,上海市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负责人。

毕业去向:西藏日喀则地区基层单位

辅导员:李畅老师

初入大学的余辉辉像很多同学一样,一方面认真完成课程学习,另一方面加入学生组织,经常参加各类学生活动,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,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。到了大三年级,余辉辉的一位好友参加了西部志愿者计划,到西藏工作。通过与好友的不断交流,她了解到,在西藏每天工作也很忙,当地的条件虽不如上海发达便捷,但朋友觉得很开心,能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工作是值得自豪的事。

余辉辉小时候曾在边疆省份生活学习,见证了那里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了非常大的发展,身边的亲朋好友都过上了更加幸福的生活。有鉴于此,她强烈希望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,施展抱负,建功立业。在好友的鼓励下,余辉辉渐渐对到西藏工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,便与好友相约共同为西藏的建设贡献力量。

在校就业指导中心陈老师的指导下,在辅导员李畅等老师的帮助下,余辉辉顺利通过了项目笔试和面试,完成了政审、体检以及调档等一系列工作,最终成功入选。面对可能遇到的困难,她说,“越是困难,越要激发斗志,迎难而上。只有坚持梦想,在基层工作中努力为群众办实事,才能让青春更有意义。”


郝佳凤,金融1813班毕业生,在校期间多次获得校博学奖学金,华东政法大学法学学士。

毕业去向:西藏日喀则地区基层单位

辅导员:周游老师

大学四年的学习,郝佳凤以专业前10%的优异成绩毕业。与此同时,她充分利用课余时间,修读了华东政法大学的法学专业课程,并被授予法学学士学位。双重的课业压力,令她几乎没有娱乐的时间;五个小时的往返行程,让她每次上课都感到身心俱疲。长期的坚持实属不易,她不仅收获了知识,更磨练了意志。在学习的过程中,辅导员老师不断地鼓励她,还耐心地给她作专业辅导,让她受益匪浅。随着学习的深入,郝佳凤发现金融学和法学在学科内容和性质上存在交叉的地方,修读法学可以用新视角去理解金融,锻炼分析问题的能力,培养处理问题的规范性思维:判断事实——分析定性——解决处理。这也让她对于自己的职业选择更加有底气。

课余时间虽然不多,郝佳凤依然积极参加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。在担任上海市滴水湖“铁人三项”赛志愿者时,她从“铁人三项”参赛选手身上学到很多。在参加“追寻新思想足迹,学习新时代精神”陕西梁家河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时,她深切体会到,正是梁家河艰苦的环境,铸造了习近平总书记自强不息、志存高远的品性。“七年的时间,他改变了梁家河,梁家河也改变了他,成为了我们每一个新时代青年学习的榜样。”

在“梁家河精神”的影响下,郝佳凤了解到该项国家基层就业项目后,便毫不犹豫地报了名,“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。青年人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,把个人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当中,丰富阅历、增长才干、磨砺精神,争做民族团结进步精神的传播者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践行者!”